产品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细

不差钱!累计投入超300亿,成国内第3家自造电池车企,再难都要做!

发布日期:2021/4/19 8:09:05

 互联网企业挤破头想来造车,车企都跑去生产电池,可能是2021年汽车圈的奇观之一。

4月9日,广汽集团在第三次举办的科技日上正式发布动力电池技术“中子星战略”,研究院院长吴坚承诺,广汽将在3年内实现自主研发动力电池电芯规模化搭载应用,中长期实现自研自产。

有内部人士对腾讯汽车透露,“动力电池是核心技术,广汽投入再大再难都要做。”

事实上,广汽在埃安工厂所在的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其实已经在筹建电池工厂,预计今年年底就会建成。

“广汽埃安工厂规划的40万车型年产能,目前在用的车间年产能是20万辆,实际产能约为10万辆,而年底建成的电池工厂规划产能与车型工厂产能相匹配。”另一位负责技术的内部人士这样透露。

“目前我们的动力电池是自己研发技术,委托供应商生产,因为现在电池需求量还小。后续新能源汽车产能上来之后,一定会按照需求自己生产。”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谈到自产电池规划时对腾讯汽车这样表示。

核心技术在手 广汽成国内第3家造电池车企

在广汽之前,比亚迪和长城汽车都已经涉足动力电池研发和生产,并分别成立了弗迪电池和蜂巢动力两家专门的电池公司,目前不仅为自家做电池供应,还将业务拓展到了国内其他车企。

据了解,即将上市的岚图首款车型Free的增程车型就是由比亚迪弗迪电池供应的动力电池。如今,除去与电池供应商成立合资公司的情况,广汽成为了国内第3家要自己研发、生产动力电池的车企。而自产电池也有可能将成为新能源车企后续的趋势。

“一方面,因为电池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成本和需求量都会很大,就像整车企业造发动机一样,企业现在都自己造发动机,不做发动机车企活不下来,同样车企也会去生产电池的;另一方面,车企如果不生产电池对性能不足够了解,车企业会很被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在接受腾讯汽车采访时这样表示。

他认为车企规模大了之后都需要造电池,只是时间问题。

冯兴亚在采访中也指出,广汽集团将在“十四五”期间重点补短板,对标国际一流,补齐短板,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优势,尤其在供应链上要强链补链。同时有内部人士还指出,广汽在电机电控、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也都要“自己做”。

据了解,广汽集团从十年前就开始布局谋划进入动力电池电芯的自主研发与生产制造领域。期间已投入数亿研发经费,自主建设了先进、完善的动力电池电芯实验室和试制生产线,并逐步组建了专业、完整的动力电池电芯自主研发团队。

在本次科技日上,广汽也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海绵硅负极电池、超级快充电池等技术,搭载前者技术的广汽埃安AION LX即可实现续航里程超过1000km,预计将在今年四季度推出。

通过海绵硅负极电池技术,可以实现锂离子电池单体电芯体积减少20%,重量减轻14%;未来会进一步将体积和重量都减小和减轻一半以上。该技术还对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锂离子电池可靠性有明显的作用。

此前在今年3月,广汽埃安还发布了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官方表示该技术可提升动力电池系统性安全,不是纯粹的结构优化,也不是简单的增加隔热,而是从电芯本征安全提升、到被动安全强化、再到软件主动防控的一整套安全技术。

这一技术适用于各类电池,不限于三元、磷酸铁锂材料,以及软包、方形等电池结构。

供应商是伙伴也是对手

华为在谈到不造车的理由时,给出过一个很令人信服的说法,就是做车企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所有的车企都会是“客户”,但如果华为造车,那所有车企就会是“对手”。

这一观点对动力电池供应商与车企而言也适用。

在广汽的规划里,真正实现自己研发、自己生产动力电池他们给了自己3年时间,目前在人才储备、技术研发、工厂建设等各方面都在做准备,而这段时间其与动力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可能也会很微妙。

目前,广汽埃安的电池供应商主要有3家,宁德时代、孚能电池和中航锂电。据电池生产车间的负责人员透露,广汽采购的宁德时代电芯是整包电池,而后两者的电芯是单体,需要自己完成串并联组装。

去年,广汽资本设立规模超7亿的广新瑞电基金成功投资中航锂电。投资后广汽资本充分发挥产融纽带优势,一方面为中航锂电后续发展提供资金投资及订单上的支持;另一方面,中航锂电也将围绕广汽的产品需求进行技术开发,这为进一步加深广汽集团和中航锂电的产业协同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宁德时代与广汽合作时间最长,但双方也曾因车辆着火成因的问题,在公开场合发生过“口角”,不稳定的811电池在前两年事故频发,没人说得清是电池厂商的问题还是车企的问题。

这也成为广汽想要自己生产电池的一个重要理由,自己生产电池或许才能真正对电池有所了解。

“核心技术关系车企的命脉,是解决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并不完全是钱的问题,当然自己研发肯定成本会有降低。”广汽相关负责人对腾讯汽车这样表示。

但车企是否真的需要自己生产电池,行业内还有不同的声音。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曾表示电池生产尤其是电芯是基础工业,与汽车工业的复杂程度不相上下 。

“宁德时代研发博士超过1000-2000人,天天担心国际贸易变化,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我觉得作为车企我操不了这个心,产业链需要分工。”他指出。

埃安“从来没有缺过钱” 会考虑独立上市

除了操心之外,动力电池生产研发的资金投入也非常巨大。但近些年广汽在自主研发领域有多项大手笔投入。截至2020年底,广汽自主研发投入累计超300亿元。

其中总投资20亿元的广汽研究院二、三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年底前竣工。相关人士透露,广汽埃安的研究院也将独立,此前仍在广汽研究院旗下。

“广汽不是在做传统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型,而是重起炉灶,完全是重新设立一个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冯兴亚在谈到去年广汽埃安独立时这样提到。

“广汽支撑新能源的发展,资金是有保证的,广汽埃安从来没有缺过钱。”他认为现在花的钱投资,未来是要见效的,也不排除会独立上市,从资本市场获取更多资金。

“未来广汽埃安怎么走,是采取分拆上市融资来发展,还是通过发展埃安来提升广汽集团的股价再投入到埃安,这两种道路都未尝不可,至于何种方式更有利于埃安的发展,我们还在研究中。”冯兴亚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广汽埃安还开创了自主向合资企业输出自主技术和产品的先河。从2017年起就先后向广汽菲克、广汽三菱、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广汽蔚来输出混电和纯电动车型平台,累计开发了6款车型,目前正在研发的车型还有3款。

同时,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也在积极筹备中,总体规划面积约7500亩,广汽集团及各落户园区企业总投资额预计超450亿元,围绕“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生态小镇”三大领域,重点布局智联新能源汽车制造、汽车研发设计、汽车金融服务、汽车文化旅游、汽车商贸服务、汽车生活服务等六大业态。

“目前电动汽车我们还是战略投入,更多的是为未来发展作准备。”冯兴亚表示。

山东济南地区电动叉车蓄电池销售与叉车出租专业服务商